看来提问的这位童鞋(hái)已经被各种报道、网文弄得晕头转向…没错!看到你的提问,楼主的查克拉值也急剧下降。
没关系,有问题咱就解决问题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- 什么是潮流文化?
潮流文化是个伪命题,是的,没错,即使现在各种网文标题:解读 XX 潮流文化……,在墙外比较常见的是 Fashion meets Culture,Fashion & Culture,更多地是在讨论二者关系,而非将其和另外几种文化分类放一起讨论差异;
撇去干扰因素,我们再来厘清问题中的几种文化类型:
广义来看:流行文化包含亚文化包含街头文化。
- 什么是流行文化?
流行文化在实际生活中有多种表现,大致可以按其具体表现被称为:「物质文化」(Material Culture)、「消费文化」(Consumer Culture)、「象征性文化」(Symbolic Culture)、「大众文化」(Popular Culture)、「群众文化」(Mass Culture)、亚文化(Sub-Culture) 等。
给流行文化下定义很难,实际上给任何一种文化下定义都不容易,无论中外,字典、百科全书中的相关词条总会有繁多的解释。
精要解释一下,流行文化是时装、消费文化、物质文化、大众文化、亚文化、流行生活方式、品味等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、成分复杂的总概念。这个总概念所表示的是按一定节奏、一定周期,在一定区域或全球范围内,在不同层次、阶层和阶级的人口中广泛传播起来的文化。现代社会探讨的流行文化是指在文艺复兴之后(即资本主义文化产生发展之后)才具有现代基本含义的文化。
- 什么是亚文化?
亚文化 (subculture) 指某一文化群体所属次级群体的成员共有的独特信念、价值观和生活习惯,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、局部的文化现象,指在主文化或综合文化的背景下,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。一种亚文化不仅包含着与主文化相通的价值与观念,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价值与观念,而这些价值观是散布在种种主导文化之间的。PUNK(朋克)、MOD(摩登)、GRUNGE(垃圾摇滚)、RAP(说唱/饶舌)、SKIN(光头党)等都属于亚文化的一种。
- 什么是街头文化?
街头文化 (Street Culture) 是亚文化的其中一个子集,近几年,随着嘻哈风,街头风风靡市场,街头文化成为年轻群体争相追逐的潮流和资本青睐的温床。
其实,自人类文明开始,就产生了街头文化。它来源于大众最原始的创造和发自内心最真实的感受,具有强烈的时代感,表现出一定地区的民间特点,显示出一定时代的社会风貌。
街头文化主要以两种形式流动在大众的心里,一个是固定形式,一个是流动的形式。固定的形式是固定的场所,存在相对固定的文化内容,比如街头巷尾的建筑、雕塑、广告、字词,还有城市的庙宇、公园,广场的雕塑、树木、灯光、喷泉、装饰、图画等。这些固定形式的文化,在一定的时空也会产生变换,体现一个时段的信息层面和信息流量。流动的形式有很多,比如街头艺人,流动人群的服饰和发型,流动公交车上的广告,流动的街头小吃,点心,甚至一定节日出现的节假日文化等。这些文化风景时刻在变动,反映不同文化主体鲜明个性,不同人群年龄的心态,不同地方的民间风情,以及不同的文化氛围和效果。
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,街头文化表现首先体现的是个性化,多样化,灵活性强等特点,其次街头文化具有一定的品牌特征,就像出现的街头音乐RAB RAP(说唱音乐)、摇滚音等。还有街头舞蹈街舞、滑板族、滑旱冰等,很多都形成了自己的品牌。伴随出现的是街头服饰、涂鸦等,使得街头文化各领千秋又独具特色。
好,说到品牌特征,我们接下来就谈一谈潮牌这个话题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- 什么是潮流品牌?
通俗来讲,凭借潮流文化经营的服饰品牌被称作潮牌。其实这样命名并不准确(正如之前说到“潮流文化是个伪命题”同理),因为从文化的发源地来看,街头品牌(Street wear)的称呼更为贴切,对应的其实也是街头文化,而国内的这个潮牌对应的范围则可以十分广阔。
常见的潮牌如:Supreme、Stussy、carhartt WIP、opening ceremony、Wtaps、UNDEFEATED、CLOT、HUF、NEIGHBORHOOD、The HUNDREDS …… 主要以美日为主。
近几年火起来的国潮,很大一部分归功于年轻消费势力的崛起和直播平台的兴起,网红的带动效应在推动国潮发展方面功不可没。
题目中问:什么样的品牌算是潮牌,是自封的吗?还是一定要偶像+衣服才算是?
首先每个想从中分得一杯羹的从业者都会说自家品牌是潮牌,但究竟这种说法成立与否,最终还得看消费者,如今我们看到的潮流大牌,身后实际树立着无数不知名的小众品牌,有些已经作古,有些也在倒闭的边缘苦苦挣扎,中国由于国情复杂,消费者群体多样(消费能力、消费喜好等等因素),仍有很多潮流品牌借平台东风闷声挣钱。
值得关注的一点是:Gucci,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意大利传统品牌、开云集团的当家明星,发展至2014年时,销售业绩几近跌入谷底。一同下坠的还不只这一个品牌,放眼全球奢侈品市场,各品牌的增长量都有所减缓,不得不靠每年的提价和欧亚市场的价格差来提升销售业绩。反观时尚新贵,如 Vetements、Off-White 等潮流品牌则迅猛崛起,快速抢占了年轻的消费群体,尽管它们部分产品的销售单价如同百年奢侈品牌一样高昂。
传统奢侈品品牌嗅到市场的变化,因此纷纷走下普通人遥不可及的神坛,开始追赶潮流。LV与Supreme合作了限量单品;Rimowa也联合Off-White推出联名行李箱,Gucci与Helen Downie合作了娃娃脸限量成衣,Prada与插画师推出了漫画系列,Burberry邀请Gosha推出了街头风外套……
课外普及知识点:
1、现代的街头文化,潮牌元素多糅合了70 & 80 年代、90 年代的时尚元素:
- 「70 年代街头朋克兴起」
在 60 年代披头士点燃音乐领域后,70年代迎来了音乐领域的盛世狂潮,Michael Jackson,Elvis Presley,James Brown 等人均在自己的音乐领域里发光发热。那个时代的年轻人,更是让音乐走进了自己的身体,每时每刻都渴望着激情与自由,所以代表着反叛、颠覆、发泄、控诉的朋克风格也由此诞生。朋克风格作为以“反时尚为时尚”的另类时尚风格,他们反对奢华正经的传统服装,以不对称剪裁,多彩的颜色,扭曲的缝线去表达自己个性。马丁靴、破洞元素的服装、充满攻击性的铆钉元素、黑红格纹元素等等都是当时街头朋克潮人必备的元素。
- 「80 年代嘻哈萌芽」
到了 80 年代,强烈的街头朋克精神被软化,取而代之是更加多元的浪漫玩乐主义。在服装上的表现,与原有的破坏浮夸风格不同,他们开始往服饰里增加一些符合主流的时尚元素去吸引大众的目光,此时最经典的莫过于朋克教母 Vivienne Westwood 所推出的海盗系列。而同一时刻嘻哈文化也开始萌芽,大码运动服+宽松运动裤的经典嘻哈街头搭配出现在了大众的眼前。
80年代的后期则是 hip-hop 的黄金时期,Run-DMC、N.W.A、LL Cool J、Beastie Boys 等都是当时的知名人物,这时帮派竞争已经被弱化,嘻哈圈子氛围轻松了不少。体现在着装上,渔夫帽、棒球服、adidas运动鞋、粗金链等等,显示出 peace and love 的生活态度。
- 「90年代街头的黄金时期」
90 年代,则是一个被街头人士称为“黄金年代”的时代。以 hip-hop 嘻哈文化为首的各类街头文化大爆发,影响至今。纽约和东京成为全球街头文化的风向标。藤原浩将从纽约接触到的街头潮流文化带回东京,使东京在短短10 年内一跃成为街头文化的另一个代表性城市,而被日本街头教父藤原浩挖掘的 NIGO、西山彻等设计师已经是潮流圈举足轻重的人物。
2、曾经翻译过一篇相关文章,有关街头文化的分享,作者是 The Hundreds 主理人之一的 Bobby Hundreds, 译文和原文已经给你们整理好
链接: https://pan.baidu.com/s/1JyvoSNc5pVTUOCykiSIwdw 提取码: gbc8
牺牲了午饭时间来码字,客官不赞一下再走? []~( ̄▽ ̄)~*
参考文献 (非论文版式,谨慎模仿~):
- Nothing in Itself: Complexions of Fashion (Theories of Contemporary Culture);
- A Matter of Taste : How Names, Fashions, and Culture Change;
- Culture of Narcissism: American Life in an Age of Diminishing Expectations;
- Fashion, Culture, and Identity;
- In the Culture Society: Art, Fashion Culture and Popular Music;
- Fashion and its social agendas: class gender and identity in clothing.
- 相关评论
- 我要评论
-